集群版部署
集群版部署
本小节将以IoTDB经典集群部署架构3C3D(3个ConfigNode和3个DataNode)为例,介绍如何部署集群,即通常所说的3C3D集群。3C3D集群架构图如下:
注意事项
安装前请确认系统已参照系统配置准备完成。
部署时推荐优先使用
hostname
进行IP配置,可避免后期修改主机ip导致数据库无法启动的问题。设置hostname需要在目标服务器上配置/etc/hosts,如本机ip是192.168.1.3,hostname是iotdb-1,则可以使用以下命令设置服务器的 hostname,并使用hostname配置IoTDB的cn_internal_address
、dn_internal_address
。echo "192.168.1.3 iotdb-1" >> /etc/hosts
有些参数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,请参考下方的"参数配置"章节来进行设置。
无论是在linux还是windows中,请确保IoTDB的安装路径中不含空格和中文,避免软件运行异常。
请注意,安装部署IoTDB时需要保持使用同一个用户进行操作,您可以:
- 使用 root 用户(推荐):使用 root 用户可以避免权限等问题。
- 使用固定的非 root 用户:
- 使用同一用户操作:确保在启动、停止等操作均保持使用同一用户,不要切换用户。
- 避免使用 sudo:尽量避免使用 sudo 命令,因为它会以 root 用户权限执行命令,可能会引起权限混淆或安全问题。
准备步骤
安装步骤
假设现在有3台linux服务器,IP地址和服务角色分配如下:
节点ip | 主机名 | 服务 |
---|---|---|
192.168.1.3 | iotdb-1 | ConfigNode、DataNode |
192.168.1.4 | iotdb-2 | ConfigNode、DataNode |
192.168.1.5 | iotdb-3 | ConfigNode、DataNode |
设置主机名
在3台机器上分别配置主机名,设置主机名需要在目标服务器上配置/etc/hosts
,使用如下命令:
echo "192.168.1.3 iotdb-1" >> /etc/hosts
echo "192.168.1.4 iotdb-2" >> /etc/hosts
echo "192.168.1.5 iotdb-3" >> /etc/hosts
参数配置
解压安装包并进入安装目录
unzip apache-iotdb-{version}-all-bin.zip
cd apache-iotdb-{version}-all-bin
环境脚本配置
./conf/confignode-env.sh
配置配置项 说明 默认值 推荐值 备注 MEMORY_SIZE IoTDB ConfigNode节点可以使用的内存总量 空 可按需填写,填写后系统会根据填写的数值来分配内存 重启服务生效 ./conf/datanode-env.sh
配置配置项 说明 默认值 推荐值 备注 MEMORY_SIZE IoTDB DataNode节点可以使用的内存总量 空 可按需填写,填写后系统会根据填写的数值来分配内存 重启服务生效
通用配置
打开通用配置文件./conf/iotdb-common.properties
,可根据部署方式设置以下参数:
配置项 | 说明 | 192.168.1.3 | 192.168.1.4 | 192.168.1.5 |
---|---|---|---|---|
cluster_name | 集群名称 | defaultCluster | defaultCluster | defaultCluster |
schema_replication_factor | 元数据副本数,DataNode数量不应少于此数目 | 3 | 3 | 3 |
data_replication_factor | 数据副本数,DataNode数量不应少于此数目 | 2 | 2 | 2 |
ConfigNode 配置
打开ConfigNode配置文件./conf/iotdb-confignode.properties
,设置以下参数
配置项 | 说明 | 默认 | 推荐值 | 192.168.1.3 | 192.168.1.4 | 192.168.1.5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cn_internal_address | ConfigNode在集群内部通讯使用的地址 | 127.0.0.1 | 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或hostname,推荐使用hostname | iotdb-1 | iotdb-2 | iotdb-3 | 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|
cn_internal_port | ConfigNode在集群内部通讯使用的端口 | 10710 | 10710 | 10710 | 10710 | 10710 | 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|
cn_consensus_port | ConfigNode副本组共识协议通信使用的端口 | 10720 | 10720 | 10720 | 10720 | 10720 | 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|
cn_seed_config_node | 节点注册加入集群时连接的ConfigNode 的地址,cn_internal_address:cn_internal_port | 127.0.0.1:10710 | 第一个CongfigNode的cn_internal_address:cn_internal_port | iotdb-1:10710 | iotdb-1:10710 | iotdb-1:10710 | 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|
DataNode 配置
打开DataNode配置文件 ./conf/iotdb-datanode.properties
,设置以下参数:
配置项 | 说明 | 默认 | 推荐值 | 192.168.1.3 | 192.168.1.4 | 192.168.1.5 | 备注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dn_rpc_address | 客户端 RPC 服务的地址 | 127.0.0.1 | 推荐使用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或hostname | iotdb-1 | iotdb-2 | iotdb-3 | 重启服务生效 |
dn_rpc_port | 客户端 RPC 服务的端口 | 6667 | 6667 | 6667 | 6667 | 6667 | 重启服务生效 |
dn_internal_address | DataNode在集群内部通讯使用的地址 | 127.0.0.1 | 所在服务器的IPV4地址或hostname,推荐使用hostname | iotdb-1 | iotdb-2 | iotdb-3 | 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|
dn_internal_port | DataNode在集群内部通信使用的端口 | 10730 | 10730 | 10730 | 10730 | 10730 | 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|
dn_mpp_data_exchange_port | DataNode用于接收数据流使用的端口 | 10740 | 10740 | 10740 | 10740 | 10740 | 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|
dn_data_region_consensus_port | DataNode用于数据副本共识协议通信使用的端口 | 10750 | 10750 | 10750 | 10750 | 10750 | 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|
dn_schema_region_consensus_port | DataNode用于元数据副本共识协议通信使用的端口 | 10760 | 10760 | 10760 | 10760 | 10760 | 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|
dn_seed_config_node | 节点注册加入集群时连接的ConfigNode地址,即cn_internal_address:cn_internal_port | 127.0.0.1:10710 | 第一个CongfigNode的cn_internal_address:cn_internal_port | iotdb-1:10710 | iotdb-1:10710 | iotdb-1:10710 | 首次启动后不能修改 |
❗️注意:VSCode Remote等编辑器无自动保存配置功能,请确保修改的文件被持久化保存,否则配置项无法生效
启动ConfigNode节点
先启动第一个iotdb-1的confignode, 保证种子confignode节点先启动,然后依次启动第2和第3个confignode节点
cd sbin
./start-confignode.sh -d #“-d”参数将在后台进行启动
如果启动失败,请参考常见问题。
启动DataNode 节点
分别进入iotdb的sbin
目录下,依次启动3个datanode节点:
cd sbin
./start-datanode.sh -d # “-d”参数将在后台进行启动
验证部署
可直接执行./sbin
目录下的Cli启动脚本:
./start-cli.sh -h ip(本机ip或域名) -p 端口号(6667)
成功启动后,出现如下界面显示IOTDB安装成功。
可以使用show cluster
命令查看集群信息:
出现
ACTIVATED(W)
为被动激活,表示此ConfigNode没有license文件(或没有签发时间戳最新的license文件),其激活依赖于集群中其它Activate状态的ConfigNode。此时建议检查license文件是否已放入license文件夹,没有请放入license文件,若已存在license文件,可能是此节点license文件与其他节点信息不一致导致,请联系天谋工作人员重新申请.
节点维护步骤
ConfigNode节点维护
ConfigNode节点维护分为ConfigNode添加和移除两种操作,有两个常见使用场景:
- 集群扩展:如集群中只有1个ConfigNode时,希望增加ConfigNode以提升ConfigNode节点高可用性,则可以添加2个ConfigNode,使得集群中有3个ConfigNode。
- 集群故障恢复:1个ConfigNode所在机器发生故障,使得该ConfigNode无法正常运行,此时可以移除该ConfigNode,然后添加一个新的ConfigNode进入集群。
❗️注意,在完成ConfigNode节点维护后,需要保证集群中有1或者3个正常运行的ConfigNode。2个ConfigNode不具备高可用性,超过3个ConfigNode会导致性能损失。
添加ConfigNode节点
脚本命令:
# Linux / MacOS
# 首先切换到IoTDB根目录
sbin/start-confignode.sh
# Windows
# 首先切换到IoTDB根目录
sbin/start-confignode.bat
参数介绍:
参数 | 描述 | 是否为必填项 |
---|---|---|
-v | 显示版本信息 | 否 |
-f | 在前台运行脚本,不将其放到后台 | 否 |
-d | 以守护进程模式启动,即在后台运行 | 否 |
-p | 指定一个文件来存放进程ID,用于进程管理 | 否 |
-c | 指定配置文件夹的路径,脚本会从这里加载配置文件 | 否 |
-g | 打印垃圾回收(GC)的详细信息 | 否 |
-H | 指定Java堆转储文件的路径,当JVM内存溢出时使用 | 否 |
-E | 指定JVM错误日志文件的路径 | 否 |
-D | 定义系统属性,格式为 key=value | 否 |
-X | 直接传递 -XX 参数给 JVM | 否 |
-h | 帮助指令 | 否 |
移除ConfigNode节点
首先通过CLI连接集群,通过show confignodes
确认想要移除ConfigNode的内部地址与端口号:
IoTDB> show confignodes
+------+-------+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--------+
|NodeID| Status|InternalAddress|InternalPort| Role|
+------+-------+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--------+
| 0|Running| 127.0.0.1| 10710| Leader|
| 1|Running| 127.0.0.1| 10711|Follower|
| 2|Running| 127.0.0.1| 10712|Follower|
+------+-------+--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+--------+
Total line number = 3
It costs 0.030s
然后使用脚本将DataNode移除。脚本命令:
# Linux / MacOS
sbin/remove-confignode.sh [confignode_id]
或
./sbin/remove-confignode.sh [cn_internal_address:cn_internal_port]
#Windows
sbin/remove-confignode.bat [confignode_id]
或
./sbin/remove-confignode.bat [cn_internal_address:cn_internal_port]
DataNode节点维护
DataNode节点维护有两个常见场景:
- 集群扩容:出于集群能力扩容等目的,添加新的DataNode进入集群
- 集群故障恢复:一个DataNode所在机器出现故障,使得该DataNode无法正常运行,此时可以移除该DataNode,并添加新的DataNode进入集群
❗️注意,为了使集群能正常工作,在DataNode节点维护过程中以及维护完成后,正常运行的DataNode总数不得少于数据副本数(通常为2),也不得少于元数据副本数(通常为3)。
添加DataNode节点
脚本命令:
# Linux / MacOS
# 首先切换到IoTDB根目录
sbin/start-datanode.sh
# Windows
# 首先切换到IoTDB根目录
sbin/start-datanode.bat
参数介绍:
缩写 | 描述 | 是否为必填项 |
---|---|---|
-v | 显示版本信息 | 否 |
-f | 在前台运行脚本,不将其放到后台 | 否 |
-d | 以守护进程模式启动,即在后台运行 | 否 |
-p | 指定一个文件来存放进程ID,用于进程管理 | 否 |
-c | 指定配置文件夹的路径,脚本会从这里加载配置文件 | 否 |
-g | 打印垃圾回收(GC)的详细信息 | 否 |
-H | 指定Java堆转储文件的路径,当JVM内存溢出时使用 | 否 |
-E | 指定JVM错误日志文件的路径 | 否 |
-D | 定义系统属性,格式为 key=value | 否 |
-X | 直接传递 -XX 参数给 JVM | 否 |
-h | 帮助指令 | 否 |
说明:在添加DataNode后,随着新的写入到来(以及旧数据过期,如果设置了TTL),集群负载会逐渐向新的DataNode均衡,最终在所有节点上达到存算资源的均衡。
移除DataNode节点
首先通过CLI连接集群,通过show datanodes
确认想要移除的DataNode的RPC地址与端口号:
IoTDB> show datanodes
+------+-------+----------+---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+
|NodeID| Status|RpcAddress|RpcPort|DataRegionNum|SchemaRegionNum|
+------+-------+----------+---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+
| 1|Running| 0.0.0.0| 6667| 0| 0|
| 2|Running| 0.0.0.0| 6668| 1| 1|
| 3|Running| 0.0.0.0| 6669| 1| 0|
+------+-------+----------+-------+-------------+---------------+
Total line number = 3
It costs 0.110s
然后使用脚本将DataNode移除。脚本命令:
# Linux / MacOS
sbin/remove-datanode.sh [dn_rpc_address:dn_rpc_port]
#Windows
sbin/remove-datanode.bat [dn_rpc_address:dn_rpc_port]
常见问题
Confignode节点启动失败
步骤 1: 请查看启动日志,检查是否修改了某些首次启动后不可改的参数。
步骤 2: 请查看启动日志,检查是否出现其他异常。日志中若存在异常现象,请联系天谋技术支持人员咨询解决方案。
步骤 3: 如果是首次部署或者数据可删除,也可按下述步骤清理环境,重新部署后,再次启动。
清理环境:
- 结束所有 ConfigNode 和 DataNode 进程。
# 1. 停止 ConfigNode 和 DataNode 服务 sbin/stop-standalone.sh # 2. 检查是否还有进程残留 jps # 或者 ps -ef|gerp iotdb # 3. 如果有进程残留,则手动kill kill -9 <pid> # 如果确定机器上仅有1个iotdb,可以使用下面命令清理残留进程 ps -ef|grep iotdb|grep -v grep|tr -s ' ' ' ' |cut -d ' ' -f2|xargs kill -9
- 删除 data 和 logs 目录。
说明:删除 data 目录是必要的,删除 logs 目录是为了纯净日志,非必需。
cd /data/iotdb rm -rf data logs